追溯粤剧本原 重现南派表演特色
来源:佛山日报发布日期:2017-04-06 分享至:

  广东粤剧界向传统致敬的隆重献礼!佛山发起复排的传统例戏《香花山大贺寿》于三月末在广佛两地华丽亮相,戏迷热捧,一票难求,业内人士交口称赞,引起一番轰动。

  可以说,佛山粤剧传习所为粤剧的传承做了一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香花山大贺寿》 的成功复排和上演,算得上近期佛山重要的文化事件,体现了佛山作为粤剧发源地的历史担当。

  今天的观众,大都没见识过《香花山大贺寿》,因为这出传统例戏已经从粤剧舞台上消失了近60年。如今,这出戏得以成功复排和上演,为粤剧寻根觅祖,还原粤剧的本原,重现粤剧的南派表演特色。

  大戏最早的功能:酬神

  《香花山大贺寿》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戏剧冲突,主要以仪式性的铺陈,呈现一个热闹又吉祥的场面,这就是传统例戏的典型特点。所谓例戏,旧时戏班每到一地演出,正本戏演出之前,依惯例会演出一些酬神祈福、吉祥喜庆的戏,这在节日及各种神诞赛会上,更是必备项目。这些剧目代代延续,成为粤剧独具特色的“例戏”。粤剧传统例戏除了《香花山大贺寿》,还有《天姬送子》、《八仙贺寿》、《玉皇登殿》、《六国大封相》 等,都是以场面取胜,欢乐吉祥。从传统例戏可以看到粤剧早期的功能,那就是酬神。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人类最早的演出活动,供奉的不是人,而是神,歌舞戏剧是由宗教祭祀发展而来。粤剧虽然形成于近代,但和宗教也有很深的渊源,是演给神看的,取悦神的。

  所以,观众在《香花山大贺寿》里看到,例戏有很强的仪式感,却几乎没有情节。

  对外来声腔的吸收与融合

  明清时代的佛山,是一座繁荣的工商业城市,南来北往的客商都在这里留下足迹。佛山非遗专家、《香花山大贺寿》 的项目策划人梁国澄说,在粤剧的形成过程中,一路吸纳了外来声腔,并使之本土化,这在《香花山大贺寿》中,也留下了痕迹,其中《九转》、《瑞蔼》、《三春锦》和《梁州序》等古腔曲子都源自昆曲的牌子。

  昆曲历史悠久,是百戏之母,粤剧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昆腔的影响,昆腔之后,秦腔和弋阳腔也对粤剧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这些声腔本土化之后,又吸收了广东本土音乐,形成了粤剧丰富驳杂的梆黄体系。所以,《三春锦》和《梁州序》,慢慢束之高阁,变成几十年来连听都没有听过“古曲”。

  而在《香花山大贺寿》复排中复原的四首牌子曲,其实和我们印象中的昆曲已经有很大差别,这就是外来声腔本土化的表现。

  佛山粤剧前辈冯德根说:广东大戏,高亢热烈,缠绵悱恻的昆腔到了佛山,就有了改变,音乐伴奏也由丝竹改为唢呐,广东戏,要的就是热闹,所以也爱用大锣大鼓。

  大戏居然不用粤语唱

  《香花山大贺寿》中,观众发现粤剧居然不是用粤语唱的。没错,在辛亥革命之前,大戏都不是用现在的粤语唱的,为了适应外来声腔的特点,那时大戏唱的是“戏棚官话”。梁国澄说,所谓戏棚官话,就是中州古音,这些中原地区的古音,随着移民和戏曲声腔传播到南方,语言更迭较慢,既保存古代汉语的成份,又融入了当地的方言特点,就发展成了广州话。

  这个过程反映在戏曲中,这些濒临失传的古腔古调,在粤剧改用全粤语演唱之后,危机更加凸显,所以《香花山大贺寿》对它们的挖掘整理,对认识广府文化的形成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