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佛山市侨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侨界群众生活急难愁盼问题,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聚焦民生实事的重点领域,立足岗位、以学促干,全面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助力佛山高质量发展。
位于佛山三水区南山镇的佛山迳口华侨农场,是佛山市归侨集中居住生活最为密集的区域,是佛山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而幸福村是佛山迳口华侨农场归侨侨眷聚居点之一,据了解目前有归侨侨眷1600多人(学生200多人)。佛山市侨联在日常走访联系归侨侨眷工作中得知,由于幸福村缺少相对集中的学生候车亭,每逢刮风下雨,学生们都要冒着风雨上学候车,衣服和书包常被淋湿。为解决归侨子女上学候车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三水区南山镇归侨侨眷的精准帮扶,佛山市侨联及区、镇侨联积极主动申请广东省侨联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用于建设惠侨候车亭,在省侨联关心和支持下,项目获批8万元的专项资金。佛山市侨联就该项目多次到南山镇幸福村进行选点和建设的调研。11月6日,验收揭牌仪式的顺利举行,标志着惠侨候车亭正式投入使用,归侨子女上学有了安全舒适的候车处。
多年来,佛山市侨联一般是通过节日慰问困难归侨等方式帮扶侨界困难群体。这种输血式帮扶通常是直接给予困难归侨资金、物资等帮助,以缓解其生活困难,但往往不能激发其自我发展能力,而且容易产生依赖性,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佛山市侨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重点优先教育帮扶,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新模式转变,重视对新一代归侨侨眷的教育帮助以及落实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动市侨商会为考上高中和大学的优秀学生开展奖学奖优,争取上级资金为归侨学子修建惠侨候车亭,在教育帮扶上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使学生通过学习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佛山市侨联还计划在明年初向南山镇两所小学赠送醒狮、龙舟等佛山彩灯文创产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校园综合素质培养。
一直以来,佛山市侨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开展了节日慰问、为高龄和低保归侨购买健康佛医保、为侨界群众免费提供眼部健康筛查、举办点心制作和低压电工培训班等活动,此次惠侨候车亭建设,更是贯彻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佛山市侨联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聚焦归侨侨眷新生代,加大扶志扶智力度,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继续谱写为侨服务新篇章。